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 歐陽強)“喂,您好,我有點事想當面咨詢一下,我就在這附近,可以見面聊聊嗎?”寧遠縣人民法院執行干警鄒家誠撥通電話,語氣急切而誠懇。電話那頭的被執行人蔣某未曾想到,這場看似普通的“交通事故咨詢”,竟是法院為他精心布下的法網——兩小時后,執行款當場兌現。而這場迅速破局的行動,源于當日上午寧遠縣人民法院院長黃文德接訪后獲取的一條關鍵線索。
這起案件源于一起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進入執行階段后,經過寧遠縣人民法院網絡司法系統查詢,蔣某名下銀行卡、支付寶等賬戶均無財產可供執行,名下也無房產登記信息,車輛雖被依法查封,但并未實際控制。這讓申請執行人心急如焚,于是通過信訪渠道表達訴求。院長黃文德高度重視,主動接待申請執行人,告知其可隨時聯系承辦法官反饋線索。申請執行人提供了一條關鍵信息:被執行人平常中午和晚上在家,而且在從事交通事故咨詢服務。這條看似不起眼的線索,就像是暗夜中的一道亮光,鄒家誠敏銳地捕捉到其中關鍵信息——被執行人竟在從事事故咨詢服務?這看似與案件無關的細節,卻讓干警們恍然大悟——這條線索背后,極有可能隱藏著其隱匿財產和收入的關鍵路徑。
當天中午12時10分,一場精心策劃的“咨詢會面”悄然展開。鄒家誠以一起虛構的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致電蔣某,電話中“當事人”逼真的焦慮口吻成功打消了對方的戒心。在約定地點,執行干警們提前做好了準備,靜靜等待被執行人的到來。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終于,蔣某如約現身。執行干警們立刻表明身份,說明來意。面對執行干警,蔣某一開始還想狡辯,試圖逃避責任。但執行干警們沒有給他機會,耐心地向其講解法律條文,闡述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的嚴重后果。在執行干警有理有據的當面調解下,蔣某的態度逐漸轉變。最終,蔣某當場給付完畢執行標的款,這起困擾申請執行人許久的案件得以圓滿解決。
那些寫在查詢報告上的“無財產可執行”,從來不是執行工作的終點。司法為民最生動的體現,是永不言棄的責任感——無論是院長主動接訪尋找轉機,還是執行干警犧牲午休化身“客戶”智擒“老賴”。一次次面對執行難題,法院人始終堅守著樸素的信念:每一份生效判決的背后,都承載著一個家庭真切的期盼。
每一個在烈日下堅守、在寒風中奔走調查的身影,都在努力讓“白紙黑字”的法律承諾變成老百姓手中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他們深知,案卷背后是人間的煙火溫度,公平正義的價值最終要落到實處。
責編:左爽
一審:左爽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